好的艺术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就好比一片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我们或许会心仪神往,但却不至于朝思暮想;如果有片田园会让人天天想去,那唯一的可能就是满山开遍罂粟花。
以《红楼梦》最具艺术性的林黛玉为例,曹雪芹也只是隐喻的呈现黛玉的心境。“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葬花词),这种微妙的距离感,能让读者不至于沉浸在强烈的情绪中,失去了理性的鉴赏力跟认知深度,此即“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反观当代的自媒体“故事会”,往往大反其道。
但凡逮着个热点素材,则定然从最煽动读者情绪的特写镜头切入,恨不得读者的悲欢离合掀起一场暴风雨。
这样容易让人丧失理性,疯狂转发,达到商业目的;为此,甚至不惜阉割真相,强化非黑即白、二元对立。
这些手段因为“有利可图”,近年已成星火燎原之势。
就本质而言,这一系列以操纵用户大脑“情绪”、“欲望”为目标的商业手法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
瘾
我们看看“瘾”字,上面一个“病”,下面一个“隐”,非常形象的传达了它的本意:伤人于无形,杀人不见血。
尤其是后互联网时代。
一家社会媒体公司曾对90后的专注力做过大规模调查,我摘录几个供大伙儿瞧瞧:
-
为了在知乎查一个专业术语,结果让我逛了两个半小时的知乎
-
满屏幕不能错过的资讯,看后却发现多数资讯毫无价值,但我就是忍不住点开
-
浏览短视频,关掉屏幕的速度还不及下一个视频播放的速度快
……
上述情境,散发着满满的“成瘾设计”、“游戏化设计”的恶意:这些成瘾用户大脑的“奖赏回路”显然已经被塑造的更为敏感,引起注意力涣散、容易焦虑烦躁等精神亚健康状态。
大脑极易被外部环境塑造、改变。
许多互联网公司初衷是帮用户“应用”碎片化时间,最后却成功的把用户的时间碎片化。
一、从无商不奸到无商不瘾
本文不欲制造二元对立,一味指责“无良企业”。
毕竟,从商业演化的历史视角洞察,我们将会看到,这些以“心智操纵”为核心的手段是商业丛林法则的必然演化之路:
-
前互联网商业年代,企业竞争模式单一,抢客户抢渠道抢黄金8点的电视广告;
-
互联网商业兴起之初,金融资本的介入,商人们可以不用介意一时的利润,于是进入了抢用户抢流量抢线上入口的年代,以BAT地位的确立为典型标志;
-
随着互联网市场进一步成熟,产品的内容及服务在高压竞争下持续升级,进入了抢占用户注意力的年代。
至此,商人们意识到,用户心智、用户时间才是唯一的稀缺资源。
争夺用户时间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从事游戏、互联网的朋友们很清楚:培养用户习惯。
最好是——让用户上瘾。
大前研一在《低智商社会》中虽然敲响了日本人集体智商降低的警钟,但他并没有解释智商降低的深层原因。
但我们融合历史观、市场经济、认知科学等跨学科思想就不难发现“瘾商业”诞生的必然性,即:
市场自由化 + 互联网经济模式 + 人类认知决策的特性 = 成瘾商业的兴盛
只要社会仍将经济增长作为第一要务,竞争的演化必然会催生“成瘾”商业的浪潮,而这个趋势将逐渐从纯线上向线下融合、从娱乐向生活全场景渗透,这可不是“我不玩游戏、不看视频、不刷资讯流、不陌生人社交”就可以幸免。
只要我们活在现代社会中,哪怕逛个街,都可能在特定地点收到“当您感到口干喉痒时,那是因为某奶茶正在思念着您”这样的优惠券提醒,强化你的“逛街必喝杯奶茶瘾”。
再生猛的游鱼,长期泡在盐桶中都会变成咸鱼,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长期泡在瘾商业社会中又会演化成什么物种?
二、受害的用户:片刻不得停歇的大脑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成瘾有两个关键方向:获得快感(to achieve pleasure)或者逃避令人难受的情境(to avoid unpleasant situations)。
当今社会,物质压力令人窒息,恰巧为“瘾”的需求提供了巨大的历史契机。
-
我们工作沉闷、钱景黯淡、充满挫败,没关系,在游戏中可以轻易获得“成就感”
-
我们与“他人”充满各种利益冲突,想要骂人苦于措辞有限,没关系,有大V专业生产骂人“文章”,帮你发泄情绪
-
我们业余时间茫然困倦,没关系,各类经过大数据筛选后的“新鲜事”能轻松打发你每一分每一秒的无聊
商业就像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炼成了每个商人的火眼金睛:
大众的任何一丝不快、任何一点欲望、任何片刻宁静,转瞬间即可转化成一个又一个的商机,把用户伺候的欲仙欲死。
但是,用这些廉价的手段让人们轻松逃避矛盾(注意,是逃避不是解决),每时每刻迎合我们的精神欲望,不给大脑留下片刻安宁的时间,真的没问题么?
我在有关人性实质的专题中通过多学科的研究详尽描述过:
而“瘾商业社会”却让人们轻易避开“自我的内在矛盾”,间接剥夺了我们“自我实现”的权利。
* 马斯洛心理学中“自我实现”的实质是磨炼我们内在人格的统一、完善
我们都知道,坏孩子是宠出来的
同样,当我们的所有不快、矛盾、无知都能被商业廉价的“迎合”之后,这会把我们塑造成怎样的人?
思维封闭的异化人。
-
畸形的是非观:凡是与我的观念对立的就是错的;
-
畸形的道德观:凡是与我的利益对立的就是不道德的;
-
畸形的自由观:能让自己随心所欲满足生物本能(刺激多巴胺释放)才是自由;
-
畸形未开化的大脑:傲慢且无知。
这就是为何在国内,光一“理”字可能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学会。
既然企业多半不会、或者说无法放弃“成瘾”商业手段,那么我们作为个人应当如何降低无处不在的瘾商业“杀人不见血”的负面影响呢?
三、改变不了潮流,但可以改变自己
如果我们渴望彻底解决问题,那么釜底抽薪必不可少。
“瘾商业”之所以能演化成时代潮流,其杀手锏在于“钻了人类思维的漏洞”,或者更确切的说,刺激多巴胺的释放,让人轻易获得快感。
* 多巴胺是使人产生快感的主要激素。
拿“视频流”产品来说,我以进化论思想简单说明下:
由于原始人生产力低下,视野极其有限,因而大脑会将“发现新事物”解读成一种“奖赏”,而驾驭新事物对远古人类的生存优势举足轻重,因而这种偏好新事物的基因不断得到传播,保留至今。
因此,每当我们在视频上刷到“新鲜事”,大脑仍然分泌微量的多巴胺。
此外,我们不是投入大量资源培养大批顶尖人才么?
这些最聪明的脑瓜子们啥都不干,就天天绞尽脑汁研究用户行为、分析大数据,为你推送最符合你个人品味的“新鲜事”,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
其效果实质上就跟“你不快乐么?来一枚百忧解吧”一个样。
* 百忧解,一种抗抑郁症药物,副作用很多,比如,导致性无能。
多巴胺奖励的是行动,而不是愉悦,进化可不关心“你幸福么”。
幸运的是,我们既明白了其中利害,自然能找到方法应对。
下面,我分享几点思考,由浅至深,抛砖引玉:
1. 打不过,逃
文章开头提过,成瘾商业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个社会压力窒息、上升通道极其有限,一般大众又缺乏心智训练,自然容易娱乐至死,破罐子破摔。
这种大背景之下,如果我们要求自己立即与过去决裂,就跟禁食减肥一样只会适得其反。
中医常言“虚不受补”,其实同样适用于精神状态。
在尚未找到人生目标,心智训练尚未健全之际,我们更应缓缓进补,先“治标不治本”也不无不可。
譬如,以前我也容易沉迷游戏,怎么办?很简单,别安装就行了。
类似的,你沉迷短视频、刷微博、看八卦……该删的删,该取关取关,眼不见为净,扼杀在苗头。
不要误会,我并非反对娱乐,而是反对成瘾式娱乐。开篇即说了,最好的娱乐应当是“乐而不淫、哀而不思”,令人赏心悦目而不是情欲勃发。
就像宫崎骏大叔的作品,我会很期待很想看,但不至于一天没看就茶饭不思、坐立不安。
当我们开始缓出时间精力之后,就可以尝试心智内省之旅,从“治标”走向“治本”。
2. 效仿艺术的留白之美
但凡熟悉金庸的读者,大抵会对一个传奇人物心驰神往:独孤求败。
有意思的是,金老对这个“独孤前辈”的笔墨实在是吝啬的紧,仅在《神雕侠侣》、《笑傲江湖》中侧面出现,描述加起来也不过寥寥百字。
这就是”留白艺术”的上佳范例,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诚如上乘的艺术能通过“留白”让观众触及品味的更高境界,我们同样可以赋予自己的生命一点留白的时空。
与惠特曼齐名的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曾言:
体验“思维留白”是每个人完善个体人格必不可少的内省之旅,没有任何外人能够介入。
这些体验略带私人意识流性质,我尝试举例描述下:
比如,去异乡旅行,慢跑,参观历史博物馆,戏剧歌剧,于海边漫步,穿行于田园湖光山色间等等,我们在各类场景的“舒缓张力”下自然而然的唤醒某种更趋于成熟的“自我”,在与那个“自我”的对话过程中获得心智的成长。
如果你实在不爱走动,喝杯好茶、挑选本人文作品静下来一字一句阅读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此外,我们还可以尝试给生命点缀些许“随机性”。
比如,去书城或图书馆,随意找一个陌生的领域,随意拿一本第一眼看中的书,随意翻上几页,如能邂逅一些“看不懂却觉得有趣的知识”,你甚至可以更多的了解下这个领域。个中滋味,妙不可言。
我们“思维留白”体验的越多,意味着心智磨炼的成熟,至此以后,无论何时何地,在思维深处张开一片屏蔽浮躁的专注也不是难事,而那些成瘾的应用都很难再伤我们分毫。
当然,光是心智成熟、遗世独立还是不够的,在瘾商业社会的大潮之下,人人都需补上一节人生大课,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教育均缺失的一课。
3. 感知幸福的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普遍具有“适应水平现象”(adaptation-level phenomenon),简而言之,就是中了千万大奖,也不会让你狂喜多久;反之,缺胳膊断腿,也不会让人一直郁郁寡欢。
我们很快就会适应(好事或坏事),幸福指数很快即回归先前的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那些疯了魔般追逐名利的人,哪怕富可敌国其实也是些可怜虫,他们未曾一刻真正摆脱多巴胺的奴役,他们一生或许未曾认识深入的自我。
那么,这个心理学结论能给到我们什么启示呢?
很直接,我们应当尽量参与到那些“不容易适应的好事”中去,而不是始终追逐那些“容易适应的好事”。
容易适应的好事有哪些?
大都跟物质主义相关。比如,更高的收入、更大的房子、更奢华的车子。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并不能提高生活质量。
* 物质主义的本质是通过持续攀升的消费水平刺激“多巴胺”产生“快感”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不容易适应的好事”呢?
心理学家们到底比经济学家们靠谱,研究总结了一些有效提升幸福感的措施,我拣几个重点谈一下:
-
维持亲密关系:投入到能促进亲情友情更加亲密的活动中去,比如聚会,结伴旅行,努力寻找忠贞的爱情。顺带强调下,那些“与不合适的伴侣相处”属于典型的“不容易适应的坏事”,会严重影响婚姻后的幸福指数,故,找对象需谨慎。
-
培养积极的思维习惯:乐观、自尊,知觉到对自己精神世界的控制感。
-
感受大自然:田园林间漫步15分钟即有助于保持身心愉悦,如果说的更功利一点,有利于降低应激激素和血压。
-
心流体验:专注、投入的参与到某项事业是获得心流体验的有效方式。游戏虽然容易获得心流体验,但这种心流体验会有“空虚感”的副作用,建议适可而止。
-
贡献社会:为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求回报。
四、小结及尾声
本篇我们分析了“瘾社会”汹涌席卷的必然性,剖析了我们普通人在这种浪潮之下即将面临的思维成瘾及专注力指数下降的风险挑战。
而我分享了三个建议,抛砖引玉:
-
效仿奥卡姆剃刀原则给生活做减法,先由治标做起,再求治本
-
效仿“留白的艺术”在各类人文生活场景中进行内省对话,提升心智成熟度
-
学会感知幸福的能力,尽量将宝贵的生命投入到各类“难以适应的好事”中
科技革命后,社会生产力呈指数级增长,但并没有让我们的生活呈指数级幸福。
从许多角度看,我们反倒活的很艰难:
无论是父母对我们买房买车生育孙辈的殷切期盼、还是夫妻情侣间对彼此收入持续增长的要求、以及整个社会以财富论英雄对个人价值扭曲而粗暴的评判……
来自种种社会角色的压力铺天盖地,以至于,每天早晨,我们一睁眼看到的不是阳光,而是挡住心灵的无数大山。
有一种浪潮叫时代,于浪潮中,我们个体的存在或许像蝼蚁般无足轻重。
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向生活妥协、随波逐流让出生命主导权的理由
苏格拉底对生活的理解,沧海桑田数千年,依然振聋发聩:
正是造物主赋予人类“思考”这一武器,我们才能够在一浪大过一浪,一波快过一波的浪潮巅峰,用我们微不足道的意志,激荡起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
眼底烟云过尽时,正我逍遥处。
►结题:社交、短视频产品最好的冷启动地点,其实是微博。抖音前期斥巨资让当红明星做宣传推广,再加上布阵各种线上、线下广告,以独特的音乐+视频特效,吸引了一票年轻人的注意。无论是快手、微博还是抖音,谁能抢到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并牢牢锁定,谁就能在接下来这场混战中获得胜利。看评论大家都挺看好抖音啊~抖音未来的发展,我们就搬好小板凳嗑着瓜子儿,拭目以待。
来源: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