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超市,无人售货就是新零售?

2017-11-24    阅读次数:214    新零售,成都软件开发公司

黄若观察上一期,我们聊到了办公室无人货架,跟办公室无人货架齐头并进的是另一条赛道,就是无人超市。与办公室无人货架相比,无人超市的表现方式略有不同,大致的场景是类似的,都是相对封闭的空间,靠高科技的技术,比如,人脸识别技术或微信打开的技术等等,进入购物的空间里面,自由选购。最后的支付可以是FID(近屏感应),也可以用微信开发,APP开发实现二维码扫描等方式实现购买。

这个场景目前在中国的很多城市已经开始涌现。在上海,听说已经有了几百家的无人超市,坦率的说,我对这种无人值守的超市看法并不乐观。

为什么呢?首先,超市强调的是什么?无人超市强调的是高科技带来的便利,还是成本的节省?如果说是高科技带来的便利,那高科技带来便利的方式有很多种,用户不必非要到无人超市里去感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

如果说强调就是成本节省后,商品的价格会有优势,但是从财务模型算下来,好像也并不占什么优势。

毕竟,无人超市的租金还是要付,原来是30、50平米,无人超市也许只需付10平米。人员也可以节省了,节省了收银员、现场的服务人员,但是后端的技术维护人员,补货人员这方面并没有节省多少。

而且,人们在线下购物时需要一种“温度”,没有了现场的服务人员,这种“温度”也就没有了。如果用户在购物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不需要温度的,那不如就在网上实现购买了,毕竟现在有很多最后一公里配送什么的,完全可以满足用户的购物需求。

在北京,像一小时送达、30分钟送达,在全国各地都会有美团、大众点评、饿了么之类等等,它们都能覆盖日常常规品的消费需求。

这样一来,无人超市既没有在价格上有明显的优势,而所谓的即时性,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也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但是,为什么这个事情会出现得这么猛?

坦率的说,在我看来这其实是资本在寻找下一个热点,大型的互联网公司在寻找下一个流量入口。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我们都知资本逐利资本,需要不断地制造一个又一个的热点。如果热点做得好,就可以变为一种现象,并从这种现象中获利。像当年的滴滴快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等,都是资本在追求热点。

二、大型的互联网公司,像阿里、京东,它们需要追求高增长、高估值。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它们在线上要一直保持快速用户增长的话,是会来得越来越困难的,所以,这些大型的互联网公司开始把眼光盯到线下,就是试图通过线下的展示来维持用户高速的增长。

进而保持公司的价值和估值,因为,如果没有高增长的用户,这些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可能就不是今天的这个价值了,所以,我认为这是它背后最根本的原因。

关于无人超市,我在这里还想给关注这个行业的朋友们提个醒,很多创业者可能忽视了一点,如果投资无人超市的话,一定要注意这里面潜在的法律风险。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当你的用户进入这个场景以后,从理论上讲,你必须对这个用户所有的行为负责。如果在这期间,不管是因为技术的原因,设备的原因,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导致用户在里面发生意外,像是摔倒、跌倒、昏倒等等,尤其是在无人超市里,售卖的大多是食品,如果有些居心不良人做一些违法犯罪的行为,这里面的法律风险是很大。

千万不要告诉我说你有监控,因为在这种人身安全的问题上,监控可是解决不了的。

当然了,这也许是杞人忧天,但是,我以前在线下做实体零售的时候,确实有发生过,就是用户进入你的购物场所以后,你必须考虑的各种各样的这些潜在的法律风险和法律责任,这个在无人超市很盛行的今天,几乎没有人去从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这个是我需要给大家提个醒。

更多关于电商、互联网、创业方面的内容分享,欢迎大家关注新浪微博、微信黄若观察,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也欢迎将我们的文章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谢谢!

来源:微信公众号(我看电商)成都软件开发公司

  028-8453-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