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于陌生人社交的APP能走多远?

2017-12-19    阅读次数:127    社交APP,成都软件开发公司

回想起来,我用过的社交APP真的不多:学生时代的QQ和人人,工作后的脉脉,当然还有最主流的微信,都是基于熟人关系的强社交关系。而在知乎豆瓣微博这样的社区APP里,我也只是个小透明,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自娱自乐。哦,还有街旁,那个在两年前再也无法记录的LBS应用。

而陌生人社交产品,往往基于地理位置和兴趣做用户聚合,有句大实话叫「外表决定能不能在一起」,用户判断其他人的依据被地理位置和照片所占据;若真要以兴趣会友,不如混迹不以交友作为直接目的的APP,不然怎么给云音乐之流活路。

最近有个主打用户匹配的陌生人社交APP找了很多微博大V做推广,并声称在一场10万人的测试中,留存率高达68%,其中72%的人每天都与某一人保持固定交流。

海报图节选

它叫Soul,slogan是「跟随灵魂找到你」。

听起来有些阴风阵阵呢:)

核心业务流程

Soul APP是一款……心灵社交软件。

新用户打开APP后流程如下:

在完成「初阶灵魂测试题」(MBTI的变形题)之后,用户就可以正式进入Soul进行灵魂匹配了。每个Souler都是3D星球上的一个小点,点击即进入该用户主页并可进一步交流。

玄学啊!跟之前朋友圈出现的「人工智能算命」可能是一个星球来的。简而言之,Soul APP的交友逻辑就是通过用户测试答题所创建的画像,为其匹配对应星球;用户则通过额外测试完善画像,并通过发布瞬间彰显个性,与系统匹配的或是广场上推荐的其他用户进行互动。

 

产品亮点

 

社交的本质是关系。我们离不开微信,离不开的是里面的人和聊天记录;探探的火爆,是节约了双方看脸和位置的时间成本。用测试做社交的也不在少数,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在朋友圈传播了一阵的「如故」。

如故于2016年6月诞生,利用三观匹配度测试连接三观相合的人。上线之初,如故在每日测试中内置「与我想法相同的人」,可分别查看自己和其他人的答案相似情况,以此找到想法最相似的人。

 

为了调动用户活跃,促成社交行为,如故在2016年11月的V2.4.0和12月的V2.6.0中作出了如下更新:

1. 「定制推荐」综合分析内心属性、书影音喜好、兴趣品味等元素(豆瓣?)

2. 「左划无感,右划关注」选择感兴趣的人(探探?)

3. 加入「精选文章和讨论」,可以用「赞」和「踩」表达态度,也可以添加新观点(知乎?)

 

且不说加了这么多功能后的产品形态,如故的这些功能都指向引导用户多多完善个人信息、多多参与社区讨论、多多发表观点。而用户每更新一个观点和信息,都会让匹配更加精准。2017年6月,如故上线人类筛选器,随之而来的则是用户个人资料丰富至极:照片、昵称、签名、认证等级(真实性认证)、星座、年龄、坐标、身高、体重、血型、是否抽样、饮酒情况、情感状况、职业、学校、个人标签书影音、兴趣标签……囊括了你所能想到的个人属性。

与之相比,Soul APP 则更加私密,把社交的主动性交回用户。

 

1. 匿名性。Soul 用户个人信息极简,用户的头像设置只能在系统提供的范围内选择(男女各18个),需要填写的个人信息也只是性别、生日和签名,用于星球上的显示与筛选,同时避免信息冗余。广场上的也没有多余的用户信息,评论留言采取系统自动生成的假名机制(因为根本没有用户自定义的昵称)。

 

2. 公平性。尽管用户互动过程全匿名,但社交的好奇心和匿名是背道而驰的,Soul 的做法是推出类似微博的广场功能,广场上的信息流除了有一条编辑置顶的瞬间外,其他则根据用户关注、推荐和最新三个板块呈现,每个用户的瞬间都会记录在上面,UGC程度极高。广场的去大V化还原了社交APP给予普通人交流平台的初衷,同时,这些瞬间也会默认出现在用户的个人主页上,成为每个用户展现自己的专属空间,也成为用户间开启话题的契机。

 

3. 特殊性。「星球」、「广场」、「瞬间」,其实可以对应为我们常见的「圈子」、「发现」、「动态」,Soul 采用这样与众不同的名词代称,实际上为产品营造了一种「我们不一样」的氛围。

Soul & 简书 Tab

4. 模糊化。测试匹配可以被视为是一个噱头,人和人的相遇固然有一见倾心,而相知却不取决于相似度的高低,而恰恰是基于日常点滴。在个人主页上,瞬间只显示发表的内容、时间、天气这些初始信息,而用户评论、点赞等互动则要点开才能看到,让来访者更关注主人的瞬间本身。

点开瞬间详情后才能看到互动信息

5. 主动性。首先,Soul 完全匿名,只有当用户一对一私聊时,才可以给对方备注名号,进行自定义。其次,「瞬间」的树洞属性,让部分用户选择在 Soul 上吐露自己的心声,只要不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意矫情。

6. 忠诚性。用户在 Soul 私聊时,聊天页右上角会出现一个爱心,并根据用户聊天的频次和时长逐渐填满「Soulmate」这个单词。需要激励的用户行为都不是强需求,这种类似 QQ 「聊得火热」标识的机制,除了引导用户形成固定的私聊习惯外,也从某种程度上避免了用户迁移至其他社交APP。

Soul & QQ 聊天习惯养成

运营去哪了?

说了这么多(好话),运营在这样一款强UGC产品中的作用在哪呢?目前肉眼可见的有:

 

1. 挑选用户投稿的APP启动页图片、短句文案、公众号长文。

2. 广场置顶瞬间(根据热度,可能是算法做的)。

3. Soul 官方每日话题,提供话题标签,增强内容的聚合性与用户引导。

4. 依托于举报的审核机制,亲身经历从举报到警告 / 封号耗时90分钟。

5. 站外合作推广,以微博长图文为代表。

推荐和规范是 Soul 运营的工作重心。随着用户个人意识的不断强化,以95后为代表的新一代用户迟早会厌倦市面上现存的大V,转而去追求能给自己提供更多展现、交流空间的地方。确实,Soul 上的很多瞬间都显得很矫情,用户也以大学生居多,属于对个人内心世界关注度高的一类群体。尽管在外人看来这个重UGC内容的APP充斥着无病呻吟,还是有用户以「一星护 Soul」的心态在APP Store上给Soul打低分,试图「维护净土」。

Soul 以测试为切入点,一开始就能吸引一批女性用户,而对于社交APP来说,女性用户天然吸引着男性用户的涌入。尽管主打心灵契合的社交,Soul 在筛选时默认匹配异性用户,系统头像也以性别做了划分,两性交往始终是维系所有社交APP的原动力。

很多时候,我们的社交需求只是因为缺乏一个自我表达的出口。朋友圈?除了分组还拥上了三天可见。微博?不留神就被同事看到了。知乎?另一个百度而已。脸书?脸书是什么?无论是想表达,想记录,有人看见不行,没人关注更是不行。因此,用户花在社交APP上的时间虽多,却仍有迁移的可能性,毕竟人和人的相遇,哪是一个APP所能承载得了的呢?

但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社交工具,Soul 的优点就在于匿名性意味着肆意做自己成为一种可能,主动性掌握在用户自己手中。我们很难用语言和标签描述好我们的理想型,但展现自己的想法和喜恶确实一种天性。因此,广场中产生了大量UGC内容,加上运营的整理、润色、推广,从而传播成为微博文案。

来源:微信公众号(纱布读运营)成都软件开发公司

  028-8453-1500